RSS

每日文章彙整:2011/08/10

解說:趨勢和挑戰的觸摸面板產業

Yenting陳,台北,成龍張,DIGITIMES [星期一201188]

clip_image002

觸摸面板擴大了市場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車載設​​備和數字標牌。開發的觸摸面板產業,根據邁克爾蔣董事長 TPK控股,將側重於應用,將會成倍增加,在未來 3-5年。

各種技術的觸摸屏包括電阻,電容,電磁,光學和紅外,這意味著有許多不同的方向發展。目前最流行的是電容式觸摸,這是通過蘋果的平板電腦。平板電腦並不是新的產品,但蘋果的軟件和用戶界面的增強他們的知名度。

目前的挑戰是為平板電腦製造商的軟件需要不斷更新。平板電腦“賣點不是他們的表現,和平板PC廠商需要評估客戶的頻率可能會取代他們的設備。

上游供應商的蘋果估計上一年增長 iPad的出貨量從一月至五月約為 302%,而93-96%的iPhone。觸摸面板製造商獲益最多的銷售增長,因為觸摸屏是最昂貴的組件產品。收入為台灣的觸摸屏製造商,如TPK,勝華,達虹和Sintek 2011年至今已經顯示了強大的按年生長。

目前平板電腦的強勁需求已經發送的能力,提高企業爭奪訂單,但零售價平板電腦和毛利率將下降,最終。觸摸面板製造商需要深入到其他市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在不久的將來。

玻璃和薄膜觸摸面板

在材料方面,觸摸屏可分為兩類:玻璃和薄膜。玻璃具有高透光性的特點和可取的硬度,而蘋果的產品,如iPhone和iPad全部採用玻璃式觸摸面板。

為了與蘋果競爭,許多品牌,如RIM,Mortorola,宏基,華碩全部採用玻璃式觸摸面板,這有助於快速增長的營收 TPK,勝華,劍度和Sintek和新興顯示技術(美國東部時間)。

然而,玻璃材料的弱點,如成本高,厚度。玻璃是易碎和污染也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這意味著公司投資大量資金,但生產速度較慢。

薄膜材料可軋製和生產的速度和成本低。許多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採用薄膜觸摸屏,以降低成本。

據 Digitimes的研究,電子圖書閱讀器製造商嚴格控制成本,有利於薄膜電容式觸摸屏等等。但在整體市場,玻璃式電容觸控面板佔 61.9%的出貨量的平板設備。不包括電子圖書閱讀器,這一數字將上述71.9%。

儘管薄膜型更具成本競爭力,一個玻璃觸摸傳感器解決方案,嵌入到一個單一的表玻璃可以縮小成本差距與薄膜材料。

圓弧形設計

玻璃製造商康寧公司展出了一系列小規模的圓弧形玻璃大猩猩三維顯示台灣今年在台北。這種新產品已被視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為蘋果的下一代iPhone。

缺點圓弧形玻璃的產量低,難以設計。大規模生產此類產品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不會輕易實現的。

許多大的手機品牌,如蘋果一個 HTC一直要求為圓弧形面板為他們即將推出的產品。一些面板廠商很難符合所有設計要求的蘋果。

垂直整合

觸摸屏是隨時可以組裝成最終產品包含許多組件和處理來自供應鏈,如表面玻璃,觸摸感應器,ITO玻璃或薄膜,密封。

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可以幫助面板製造商控制成本,保持一致性的研究和發展,降低運輸成本和時間未完成的產品,並減少可能的污染和損害。垂直整合可以提高速度的大規模生產。

根據中華映管(CPT),垂直整合的觸控面板供應鏈的速度可以提高大規模生產和成本控制。CPT有能力為觸摸傳感器和TFT液晶面板,並已繪製出熱烈的生產能力為觸摸屏和表面玻璃結合為一體的供應鏈生產線 Fuzou,中國。瀚宇彩晶也一直在擴大生產觸摸傳感器和表面玻璃。

面板製造商,如奇美電子(CMI)和勝華有完整的供應鏈。友達光電(AUO)也一直在增加的自給率的觸摸傳感器,表面玻璃和密封。友達供應面板,以非蘋果平板電腦廠商如戴爾,聯想,宏基,華碩,RIM和摩托羅拉的目標是佔 50%的平板面板市場。

大尺寸觸摸屏和數字標牌

據 Digitimes的研究,出貨的液晶數字標牌將實現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 22.7%,達到 350萬台,到2015年。

隨著市場對數字標牌的持續增長,多種觸摸技術已經被開發出來,如一個不認識的手部動作的實際觸摸屏幕上。此外,出現了上升的戶外應用產品,有助於擴大市場的數字標牌。由於 iPhone和iPad觸控產品成功推廣​​,市場對大尺寸觸摸應用也​​已經轉移到重點。

觸摸屏技術已經越來越普及,許多智能手機已經越來越多的大小的觸摸屏。

此外,所有功能於一身的(AIO)電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趨勢。產品如iMac電腦目前使用的面板尺寸為 21.5和27英寸。如果iMac的不斷提高面板的大小,必定會造福台灣的大尺寸面板製造商。

http://www.digitimes.com/news/a20110720PD213.html

廣告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0 英吋 產業資訊

 

台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滑

LED產業下半年似乎是得到瘟疫一般,下游需求不振,中游滯銷,上游庫存危機,導致一連串的大災難,尤其是藍寶石基板及晶棒,一路由30元跌到10元,去年還是當紅炸子雞,今年變成落湯雞,真是時不我予,我跟大家一樣錯估,LED會敗市到如此慘烈,但當時從下游財報可見一般,就如woody先生說的,把它當成一種學習吧!目前兆晶科技及鑫晶鑽熱烈收集委託書,為了2公斤的米,換來縱容,你覺得呢?股東會一起去嗆聲吧!!

受到LED TV終端需求不振影響及近期美債影響,台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降。晶電(2448)7月營收降至14.58億元新台幣,較6月的17.3億元,衰退15%;隆達(3698)7月營收7.21億元,較6月也略減3%;規劃9月掛牌的磊晶廠廣鎵(8199)7月營收2.5億元,月減24%。封裝廠光寶科(2301)LED營收持平,但照像模組出貨旺,月營收成長3%。泰谷(3339)營收則為2.92億元,月成長逼近1成,為目前公告業績的LED股中,成長幅度最高的。
晶電受電視背光需求仍在低點衝擊,營收月減率15.7%。法人表示,目前LED背光液晶電視的訂單還未明顯回溫,所幸原料價格已大幅回檔,預料晶粒廠獲利壓力應可有效紓解,不過要繳出亮眼的成績單,還是要看電視需求狀況。
隆達將召開上市前法說會,並提前公告上半年財報,隆達上半年合併稅後利益為3,806萬元,較2010年同期的6.12億元大幅下滑,每股稅後盈餘僅0.1元,也跌破市場眼鏡。上半年毛利率13.36%,較去年同期的26%,幾乎打了對折,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衰退8成。隆達今年快速轉向照明市場,但毛利未有提升。
廣鎵7月營收2.5億元,較6月的3.29億元下滑24%,由於電視背光源需求不佳,導致業績持續維持低檔,隨著照明市場持續增溫,公司將全力衝刺照明市場;公司董事會同時決議增資廣華芯光電(深圳)110萬美元(約3200萬元台幣),將用來擴充LED磊晶片、晶粒、LED光源模組及照明產品等業務。
泰谷7月營收為2.92億元,優於6月的2.66億元,泰谷發言人經理施素真表示,主要是因為韓國電視客戶訂單回溫,推升營收成長;8月狀況目前觀察,營收應該會與7月相當。至於LED背光液晶電視訂單何時能有效回溫,施素真表示,還要再觀察。

2011-08-09 09:24 [編輯:wendymeng]http://www.ledinside.com.tw/news_taiwan_led_20110809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0 英吋 產業資訊

 

融資減+法人挺 15檔看俏‏

【經濟日報╱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2011.08.10 02:49 am

台股融資自8月初以來快速減肥近230億元,市場分析師表示,經過本波融資大減後,預料台股反彈行情將以融資大減且籌碼流入法人手中的個股,較有機會表現。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股本波融資水位自8月3日的2,733億元開始大幅下滑,到8日為止,台股融資水位來到2,544億元,降至今年新低水位。

大展證券自營部協理胡志欣表示,台股前波在高檔無法突破向上,部分原因也因台股籌碼不夠沈澱,在市場普遍看好台股中長線表現之下,不管指數如何整理,融資水位都是不動如山,直到近期融資大減,將有助台股反彈走勢,其中又以融資大減而法人接手的個股,是投資人後市可以留意的方向。

市場分析師統計,台股自8月3日至8日,融資減少最多且三大法人買超逾千張以上的個股,包括聯電、陽明、東元、太子等股。

大致看來,以非電子股為主,電子股則是相對少數,原因不脫下半年歐美景氣生變、電子產品消費市場力道也出現疑慮之故。

至於融資大減而法人買超的電子股,主要以低價、下半年具業績題材或出貨展望相對佳的個股為主,其中包括聯電、電子書概念股的元太、軟板廠的毅嘉及遊戲機相關的建興電,這些個股除元太之前即有一波漲勢之外,其餘個股位置多已處於長線相對低檔區,也是法人願意承接的原因。

非電子股方面,明顯看出法人仍是鎖定各擁題材的個股,包括風力發電的東元、具資產及觀光題材的太子、近期因大陸市場題材吸引市場目光的台鹽等,近三個交易日三大法人仍分別有2,000張左右的買超張數。

市場分析師認為,這些個股除已具有融資減少的籌碼面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三大法人資金願意在盤勢重挫時趁勢佈局,無論是因為題材面還是下半年基本面,未來表現相當值得期待。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0 英吋 股市上市精選

 

台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滑~未上市股票投資必關心

2011-08-09 09:24 [編輯:wendymeng]

受到LED TV終端需求不振影響及近期美債影響,台灣多數LED廠商7月營收下降。晶電(2448)7月營收降至14.58億元新台幣,較6月的17.3億元,衰退15%;隆達(3698)7月營收7.21億元,較6月也略減3%;規劃9月掛牌的磊晶廠廣鎵(8199)7月營收2.5億元,月減24%。封裝廠光寶科(2301)LED營收持平,但照像模組出貨旺,月營收成長3%。泰谷(3339)營收則為2.92億元,月成長逼近1成,為目前公告業績的LED股中,成長幅度最高的。
晶電受電視背光需求仍在低點衝擊,營收月減率15.7%。法人表示,目前LED背光液晶電視的訂單還未明顯回溫,所幸原料價格已大幅回檔,預料晶粒廠獲利壓力應可有效紓解,不過要繳出亮眼的成績單,還是要看電視需求狀況。
隆達將召開上市前法說會,並提前公告上半年財報,隆達上半年合併稅後利益為3,806萬元,較2010年同期的6.12億元大幅下滑,每股稅後盈餘僅0.1元,也跌破市場眼鏡。上半年毛利率13.36%,較去年同期的26%,幾乎打了對折,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衰退8成。隆達今年快速轉向照明市場,但毛利未有提升。
廣鎵7月營收2.5億元,較6月的3.29億元下滑24%,由於電視背光源需求不佳,導致業績持續維持低檔,隨著照明市場持續增溫,公司將全力衝刺照明市場;公司董事會同時決議增資廣華芯光電(深圳)110萬美元(約3200萬元台幣),將用來擴充LED磊晶片、晶粒、LED光源模組及照明產品等業務。
泰谷7月營收為2.92億元,優於6月的2.66億元,泰谷發言人經理施素真表示,主要是因為韓國電視客戶訂單回溫,推升營收成長;8月狀況目前觀察,營收應該會與7月相當。至於LED背光液晶電視訂單何時能有效回溫,施素真表示,還要再觀察。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0 英吋 產業資訊

 

解說:趨勢和挑戰的觸摸面板產業

Yenting陳,台北,成龍張,DIGITIMES [星期一201188]

clip_image002

觸摸面板擴大了市場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車載設​​備和數字標牌。開發的觸摸面板產業,根據邁克爾蔣董事長 TPK控股,將側重於應用,將會成倍增加,在未來 3-5年。

各種技術的觸摸屏包括電阻,電容,電磁,光學和紅外,這意味著有許多不同的方向發展。目前最流行的是電容式觸摸,這是通過蘋果的平板電腦。平板電腦並不是新的產品,但蘋果的軟件和用戶界面的增強他們的知名度。

目前的挑戰是為平板電腦製造商的軟件需要不斷更新。平板電腦“賣點不是他們的表現,和平板PC廠商需要評估客戶的頻率可能會取代他們的設備。

上游供應商的蘋果估計上一年增長 iPad的出貨量從一月至五月約為 302%,而93-96%的iPhone。觸摸面板製造商獲益最多的銷售增長,因為觸摸屏是最昂貴的組件產品。收入為台灣的觸摸屏製造商,如TPK,勝華,達虹和Sintek 2011年至今已經顯示了強大的按年生長。

目前平板電腦的強勁需求已經發送的能力,提高企業爭奪訂單,但零售價平板電腦和毛利率將下降,最終。觸摸面板製造商需要深入到其他市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在不久的將來。

玻璃和薄膜觸摸面板

在材料方面,觸摸屏可分為兩類:玻璃和薄膜。玻璃具有高透光性的特點和可取的硬度,而蘋果的產品,如iPhone和iPad全部採用玻璃式觸摸面板。

為了與蘋果競爭,許多品牌,如RIM,Mortorola,宏基,華碩全部採用玻璃式觸摸面板,這有助於快速增長的營收 TPK,勝華,劍度和Sintek和新興顯示技術(美國東部時間)。

然而,玻璃材料的弱點,如成本高,厚度。玻璃是易碎和污染也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這意味著公司投資大量資金,但生產速度較慢。

薄膜材料可軋製和生產的速度和成本低。許多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採用薄膜觸摸屏,以降低成本。

據 Digitimes的研究,電子圖書閱讀器製造商嚴格控制成本,有利於薄膜電容式觸摸屏等等。但在整體市場,玻璃式電容觸控面板佔 61.9%的出貨量的平板設備。不包括電子圖書閱讀器,這一數字將上述71.9%。

儘管薄膜型更具成本競爭力,一個玻璃觸摸傳感器解決方案,嵌入到一個單一的表玻璃可以縮小成本差距與薄膜材料。

圓弧形設計

玻璃製造商康寧公司展出了一系列小規模的圓弧形玻璃大猩猩三維顯示台灣今年在台北。這種新產品已被視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為蘋果的下一代iPhone。

缺點圓弧形玻璃的產量低,難以設計。大規模生產此類產品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不會輕易實現的。

許多大的手機品牌,如蘋果一個 HTC一直要求為圓弧形面板為他們即將推出的產品。一些面板廠商很難符合所有設計要求的蘋果。

垂直整合

觸摸屏是隨時可以組裝成最終產品包含許多組件和處理來自供應鏈,如表面玻璃,觸摸感應器,ITO玻璃或薄膜,密封。

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可以幫助面板製造商控制成本,保持一致性的研究和發展,降低運輸成本和時間未完成的產品,並減少可能的污染和損害。垂直整合可以提高速度的大規模生產。

根據中華映管(CPT),垂直整合的觸控面板供應鏈的速度可以提高大規模生產和成本控制。CPT有能力為觸摸傳感器和TFT液晶面板,並已繪製出熱烈的生產能力為觸摸屏和表面玻璃結合為一體的供應鏈生產線 Fuzou,中國。瀚宇彩晶也一直在擴大生產觸摸傳感器和表面玻璃。

面板製造商,如奇美電子(CMI)和勝華有完整的供應鏈。友達光電(AUO)也一直在增加的自給率的觸摸傳感器,表面玻璃和密封。友達供應面板,以非蘋果平板電腦廠商如戴爾,聯想,宏基,華碩,RIM和摩托羅拉的目標是佔 50%的平板面板市場。

大尺寸觸摸屏和數字標牌

據 Digitimes的研究,出貨的液晶數字標牌將實現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 22.7%,達到 350萬台,到2015年。

隨著市場對數字標牌的持續增長,多種觸摸技術已經被開發出來,如一個不認識的手部動作的實際觸摸屏幕上。此外,出現了上升的戶外應用產品,有助於擴大市場的數字標牌。由於 iPhone和iPad觸控產品成功推廣​​,市場對大尺寸觸摸應用也​​已經轉移到重點。

觸摸屏技術已經越來越普及,許多智能手機已經越來越多的大小的觸摸屏。

此外,所有功能於一身的(AIO)電腦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趨勢。產品如iMac電腦目前使用的面板尺寸為 21.5和27英寸。如果iMac的不斷提高面板的大小,必定會造福台灣的大尺寸面板製造商。

http://www.digitimes.com/news/a20110720PD213.html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0 英吋 產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