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八月 2011

今天我去參加鑫晶鑽科技的臨時股東會

今天我去參加鑫晶鑽科技的臨時股東會

今天是鑫晶鑽科技的臨時股東會,雖然知道跟兆晶科技合併已是定局,我們這群小股東得股數已改變不了既成現實,想想只有二途,一是賣掉,一是支持。(因為無法忍痛賣掉,所以只能支持靜觀其變)

既然支持公司合併就要去重新去了解公司及產業變化,之前筆者真得錯估形勢,沒想到藍寶石晶棒及藍寶石基板價格會掉的如此之兇,6月初還在USD18/mm²,7月就一下降到USD10/mm²,跟之前太陽能晶圓相比還不遜色,7月業績掉到1600萬跟6月相比跌了6成,真的只有一個字”慘”,難怪股東會上有人很直接的問董事長說公司會不會倒,還好董事長說公司錢多多,所以不會倒啦!!

我個人認為合併之前股價是不大會漲,真正會漲應該會在合併之後,因為最主要在”稅”的問題,如果把股價或公司價值做高了,到時鑑價太高大股東豈不繳死,股票都沒賣哪來現金繳稅,那不就跟黃任中一樣,拿其他財產來被拍賣,這點我是就事論事。

再來就看大陸的MOCVD的開工情形,據聞大陸之前因在去年政府為大力扶植led產業,大力補助廠商購置機台,光是MOCVD一年就購進約380台(世界第一的晶電應該是180台左右),但是有錢就有機台,但卻找不到人可以生產研發,但據評估以大陸的共產制度之下,2年內要讓機台動起來量產也並非不無可能,如果以現在開機率約2成左右,如果開機率讓她達到5成,那需求應該就會上來,約1.5倍的需求鑫晶鑽科技【藍寶石晶棒】是兆晶科技【藍寶石基板】的上游,兆晶科技則是MOCVD【晶電、燦圓、泰谷】的上游。

待續了!!

廣告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5 英吋 產業資訊

 

下修2011年高亮度LED產值,LED電視背光產值年衰退18%

2011-08-24 13:52 [編輯:joannewu]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LEDinside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的全球高亮度LED產值預估由2011年初106億美元下修至90億美元(年增率僅8%)。主要原因在於背光市場不如預期,加上LED的平均售價快速下滑導致LED產業供過於求。

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目前LED供過於求的態勢短期內仍難以獲得改善,若2011下半年庫存持續增加與跌價幅度超乎預期,不排除進一步下修全球高亮度LED的銷售額預估。

LED GUGO 的標籤:

2011全年LED電視背光產值相較2010年衰退

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儘管2011年高亮度LED於背光市場的產值仍微幅成長,但從個別應用來觀察,LED於電視背光的產值僅14億美元,相較2010年減少18%。主要原因在於導光技術的提升使得LED於電視背光的使用顆數大幅度減少。以42吋液晶電視為例,2009年三星推出時LED Tv時,LED背光使用數量高達360顆,但2011年標準機種已經下滑至130顆左右,部分針對市場低價促銷的戰鬥機種僅需要使用100顆LED,這造成LED背光市場實際使用量受到影響。
此外,終端銷售不佳使得LED的單價下滑速度過快,因此儘管LED 背光電視的滲透率仍持續成長,但是產值卻面臨衰退。展望2012年,韓系面板廠將會推出低階的LED背光面板希望降低成本與刺激買氣,雖然LED滲透率有機會進一步拉昇,但是LED的使用數量也將會再下滑20~30%左右。
平板電腦商機僅個別廠商受惠
各家品牌廠商對於平板電腦的面板解析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2011年每台平板電腦的LED使用數量約36~42顆不等,2012年甚至有機會進一步的倍增。雖然平板電腦2011年銷售數量有機會超過5億台,然而絕大部分都是蘋果電腦的iPad、iPad 2所貢獻,而目前蘋果電腦的LED背光供應鍊主要由日系廠商所把持,因此台灣產業鍊方面僅個別廠商受惠。

LED照明市場仍持續成長,2012年開始各國陸續禁用白炙燈泡是潛在商機
而每家LED廠商所寄與厚望的照明產業,也在今年背光市況不佳的情況下成為每一家LED廠商的主要出海口。特別是日本地區因為限電所導致的節能需求增加,使得能夠進入日本照明供應鍊的LED照明廠商營收表現亮眼。
以中國為例,近期包括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征求意見稿)》,內容強調從2012年10月1日起,分步驟禁止銷售和進口普通照明用白熾燈。而十二五中關於半導體照明的規劃即將發表,很可能中國政府會藉由LED標準、節能指標、採購政策與獎勵的補助,設法提高LED照明產品的能見度。至於歐洲、北美、南韓與澳洲等地,在2012年陸續也有相關的禁用白炙燈泡政策,對於LED照明市場是逐漸發酵的利多。
嚴峻市況將考驗LED廠商成本降低能力
展望2012年,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終端市場所遞延的買氣有機會於2012~2013年逐漸發酵,加上LED照明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普遍提高,也使得2012年的高亮度LED產值有機會持續成長。然而2010年以來各家廠商瘋狂擴充MOCVD產能所造成的供過於求現象,短期內仍難以解決,預估2012年LED產業的平均售價格仍有20%以上的跌幅,因此將考驗各家LED廠商的技術提升速度與成本降低能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4 英吋 產業資訊

 

下修2011年高亮度LED產值,LED電視背光產值年衰退18%

2011-08-24 13:52 [編輯:joannewu]

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LEDinside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的全球高亮度LED產值預估由2011年初106億美元下修至90億美元(年增率僅8%)。主要原因在於背光市場不如預期,加上LED的平均售價快速下滑導致LED產業供過於求。

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目前LED供過於求的態勢短期內仍難以獲得改善,若2011下半年庫存持續增加與跌價幅度超乎預期,不排除進一步下修全球高亮度LED的銷售額預估。

LED GUGO 的標籤:

2011全年LED電視背光產值相較2010年衰退

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儘管2011年高亮度LED於背光市場的產值仍微幅成長,但從個別應用來觀察,LED於電視背光的產值僅14億美元,相較2010年減少18%。主要原因在於導光技術的提升使得LED於電視背光的使用顆數大幅度減少。以42吋液晶電視為例,2009年三星推出時LED Tv時,LED背光使用數量高達360顆,但2011年標準機種已經下滑至130顆左右,部分針對市場低價促銷的戰鬥機種僅需要使用100顆LED,這造成LED背光市場實際使用量受到影響。
此外,終端銷售不佳使得LED的單價下滑速度過快,因此儘管LED 背光電視的滲透率仍持續成長,但是產值卻面臨衰退。展望2012年,韓系面板廠將會推出低階的LED背光面板希望降低成本與刺激買氣,雖然LED滲透率有機會進一步拉昇,但是LED的使用數量也將會再下滑20~30%左右。
平板電腦商機僅個別廠商受惠
各家品牌廠商對於平板電腦的面板解析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2011年每台平板電腦的LED使用數量約36~42顆不等,2012年甚至有機會進一步的倍增。雖然平板電腦2011年銷售數量有機會超過5億台,然而絕大部分都是蘋果電腦的iPad、iPad 2所貢獻,而目前蘋果電腦的LED背光供應鍊主要由日系廠商所把持,因此台灣產業鍊方面僅個別廠商受惠。

LED照明市場仍持續成長,2012年開始各國陸續禁用白炙燈泡是潛在商機
而每家LED廠商所寄與厚望的照明產業,也在今年背光市況不佳的情況下成為每一家LED廠商的主要出海口。特別是日本地區因為限電所導致的節能需求增加,使得能夠進入日本照明供應鍊的LED照明廠商營收表現亮眼。
以中國為例,近期包括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征求意見稿)》,內容強調從2012年10月1日起,分步驟禁止銷售和進口普通照明用白熾燈。而十二五中關於半導體照明的規劃即將發表,很可能中國政府會藉由LED標準、節能指標、採購政策與獎勵的補助,設法提高LED照明產品的能見度。至於歐洲、北美、南韓與澳洲等地,在2012年陸續也有相關的禁用白炙燈泡政策,對於LED照明市場是逐漸發酵的利多。
嚴峻市況將考驗LED廠商成本降低能力
展望2012年,集邦科技(TrendForce)認為終端市場所遞延的買氣有機會於2012~2013年逐漸發酵,加上LED照明產品的市場接受度普遍提高,也使得2012年的高亮度LED產值有機會持續成長。然而2010年以來各家廠商瘋狂擴充MOCVD產能所造成的供過於求現象,短期內仍難以解決,預估2012年LED產業的平均售價格仍有20%以上的跌幅,因此將考驗各家LED廠商的技術提升速度與成本降低能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4 英吋 產業資訊

 

惠普PC 傳300億美元待嫁

惠普PC 傳300億美元待嫁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8/22 05:30 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惠普分拆個人電腦事業部門持續發酵,業界人士分析,惠普PC部門至少價值250億~300億美元(約計新台幣7,238~8,686億元),出售難度不小,可能會以分拆方式先處分消費性PC事業;至於買家,除市場點名的三星、聯想外,據傳,大陸通信大廠華為也表達高度興趣。

業界分析,若由聯想或華為接手惠普PC部門,對台灣供應鏈影響仍以正面看待。不過,如果是三星接手,最直接影響的零組件則有面板、記憶體及電池,對代工廠而言,首當其衝則是英業達、鴻海

業界人士指出,惠普是鴻海NB事業主要客戶,此外,惠普桌上型電腦訂單也高度集中在鴻海,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曾高調痛批三星是「抓耙子」,並多次宣示結日抗韓,假如三星吃下惠普,從敵人搖身一變為客戶,郭董立場恐怕很尷尬。

惠普PC部門去年度營收達407億美元,貢獻惠普超過3成營收,營業利益為20億美元,占惠普總利潤13%。業界人士透露,惠普PC部門至少價值250億~300億美元,若出售金額落在該範圍,則恐怕除了財力雄厚的三星外,難有其他買家吃得下來。但也有NB企業高層認為,250~300億美元價位恐怕偏高、成交可能性很低。

業界傳出,惠普可能以分拆方式出售PC事業,只處分消費性PC產品線(含桌上型電腦、NB),合理價格落在120~150億美元,潛在的買家範圍擴大,除三星外,手上握有38億美元現金部位的聯想、大陸通信廠華為都傳出有意角逐惠普。

業界人士分析,惠普商用PC產品線獲利率高於消費性產品,競爭也不像消費性市場激烈,基本上,商用是惠普、戴爾、聯想的天下,三強壟斷商用PC5成以上市占,對惠普還是不錯的生意;再者,將商用PC產品線留下,可與惠普伺服器、雲端運算事業有互補作用。

除三星、與聯想之外,業界指出,華為也曾對惠普PC部門表達高度收購興趣。據了解,華為一直都對收購歐美公司興趣很高,但礙於美國以國家安全考量,始終不得其門而入,而如果惠普以分拆消費性PC的模式出售,一來可降低美方疑慮,二來成交價也是華為有可能付擔得起的金額。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2 英吋 股市上市精選

 

惠普PC 傳300億美元待嫁

惠普PC 傳300億美元待嫁

中時 更新日期:2011/08/22 05:30 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楊玟欣/台北報導】

惠普分拆個人電腦事業部門持續發酵,業界人士分析,惠普PC部門至少價值250億~300億美元(約計新台幣7,238~8,686億元),出售難度不小,可能會以分拆方式先處分消費性PC事業;至於買家,除市場點名的三星、聯想外,據傳,大陸通信大廠華為也表達高度興趣。

業界分析,若由聯想或華為接手惠普PC部門,對台灣供應鏈影響仍以正面看待。不過,如果是三星接手,最直接影響的零組件則有面板、記憶體及電池,對代工廠而言,首當其衝則是英業達、鴻海

業界人士指出,惠普是鴻海NB事業主要客戶,此外,惠普桌上型電腦訂單也高度集中在鴻海,不過,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日前曾高調痛批三星是「抓耙子」,並多次宣示結日抗韓,假如三星吃下惠普,從敵人搖身一變為客戶,郭董立場恐怕很尷尬。

惠普PC部門去年度營收達407億美元,貢獻惠普超過3成營收,營業利益為20億美元,占惠普總利潤13%。業界人士透露,惠普PC部門至少價值250億~300億美元,若出售金額落在該範圍,則恐怕除了財力雄厚的三星外,難有其他買家吃得下來。但也有NB企業高層認為,250~300億美元價位恐怕偏高、成交可能性很低。

業界傳出,惠普可能以分拆方式出售PC事業,只處分消費性PC產品線(含桌上型電腦、NB),合理價格落在120~150億美元,潛在的買家範圍擴大,除三星外,手上握有38億美元現金部位的聯想、大陸通信廠華為都傳出有意角逐惠普。

業界人士分析,惠普商用PC產品線獲利率高於消費性產品,競爭也不像消費性市場激烈,基本上,商用是惠普、戴爾、聯想的天下,三強壟斷商用PC5成以上市占,對惠普還是不錯的生意;再者,將商用PC產品線留下,可與惠普伺服器、雲端運算事業有互補作用。

除三星、與聯想之外,業界指出,華為也曾對惠普PC部門表達高度收購興趣。據了解,華為一直都對收購歐美公司興趣很高,但礙於美國以國家安全考量,始終不得其門而入,而如果惠普以分拆消費性PC的模式出售,一來可降低美方疑慮,二來成交價也是華為有可能付擔得起的金額。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22 英吋 產業訊息

 

上海商銀全年獲利上看百億

上海商銀今天表示,今年前7月自結稅前獲利達60.4億元,前7月EPS(每股盈餘)為2.39元。上海商銀今年前7月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外界看好,上海商銀今年有賺100億元的實力。

上海商銀被視為業界模範生,到今年6月底,該行備抵呆帳覆蓋率達全國第一,到7月底,備抵呆帳覆蓋率更高達641.2%,逾放比則僅有0.24%。上海銀行表示,由於該行營運良好,已連續5年獲金管會核准開設12家新分行,也創下近年分行新增,業界最多的紀錄。

【2011/08/1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上海商銀全年獲利上看百億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6527855.shtml#ixzz1VGjOWJTw
Power By udn.com

上海商銀是國內老牌銀行,在未上市股票投資者眼中是當穩固的未上市股票投資標的,筆者在金融風暴中叫很多朋友買進,因為做上海商銀的股東,比做上海商銀的存戶還要來的好,因為上海商銀每年的殖利率約在10-15%,比起1%不到的利率來看真是好太多,如果以當時26元買進,這兩年現增加配股獲利至少2倍以上,但現在的上海商銀股價接近40來看,筆者認為過高,以現在國泰世華商銀的股價37元,我覺得現在去買國泰世華吧!!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7 英吋 未上市股票新聞

 

官方補助最少 上路運行最快 15元乘坐電動巴士將成真

官方補助最少 上路運行最快 15元乘坐電動巴士將成真

2011/05/18

官方補助最少 上路運行最快 15元乘坐電動巴士將成真

立凱電動巴士聯盟正式啟動 綠能運輸獨步全球

創新6分鐘換電技術 啟動零排放環保革命

「在亞洲,受汽車尾汽排放破壞,每年有53.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面對現代社會的污染危機,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今日(5月18日),假台北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聯合記者會」。本次聯盟行動象徵了環保的企業使命與領先國際趨勢的決心,不僅可以為臺灣樹立良好的綠色環保的國際形象、更會引發台灣換電充電的再生能源科技大革命。環保署署長沈世宏也與立凱電執行長張聖時、西門子台灣區總經理Peter Weiss、ZF台灣區總裁楊山佳、和泰汽車董事長黃南光及關係企業和泰綠能董事長蘇麥克、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邦福、群力電能董事長王天來以及福和客運代表薛金長聯手啟動台灣新一代綠能革命。環保署長沈世宏更於現場表示:電動車輛是未來最能與再生能源概念接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更大力肯定立凱電能所創新研發的「電池交換」技術

據WWF的統計研究,在亞洲, 受汽車尾汽排放破壞, 每年有53.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台灣地區人均排碳量高達11.25噸,全亞洲第一。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儲電、換電的概念是目前最能實踐C to C(綠色經濟Cradle to Cradle);另一方面,回顧國光石化所遇到的危險因子PM2.5,如未來能推動全面採用電動車,可將危險因子降低到趨近零。有鑑於此,立凱電為了下一代美好的生存環境,秉持著「人類安全與環境友好」的理念與宗旨,與各產業界先驅成立「立凱電動巴士與電池交換系統示範聯盟」,開發出完整的綠能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建構零排放、零污染的綠色交通網,減少汽車尾氣排放迫壞,不再讓全民身處空氣汙染的環境。

電動巴士與國際趨勢接軌

活動現場邀請到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動力系統的西門子台灣總裁Peter Weiss分享國際上為為共識的「綠能源」概念,為了減低溫室氣體與碳排放,世界各國皆不約而同從交通運輸方面入手解決;其中立凱電能所開發的「電池交換系統」屬於非常環保且保障能源再生利用的優質技術,因此期盼綠能源概念能藉由電動巴士示範聯盟的締結,在台灣跨出落實環保的第一步。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說,電動車的開發與設計並無最佳解,但就目前的環境來必然趨勢。如欲解決空氣汙染問題是需要步驟性的,立凱電能提出以符合「定點、定時、定距」等要素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作為開始,進而讓社會大眾體驗零排放、零油耗的優質運輸模式,進而推廣到汽車、機車等民眾常用的個人交通工具。張聖時更表示,希望可以推動電動巴士與高鐵、地鐵、台鐵接軌,進而讓民眾融入零排放、無汙染的交通生活圈。

堅守150/3/103/700/500綠能革命五大主張
立凱電執行長張聖時表示過去三年來,立凱電能藉由身為全球磷酸鋰鐵正極材料第一大供應商的優勢應用於電動巴士及電池交換營運系統,致力於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使車用鋰電池的容量與循環壽命均達到業界的最高標準,這些自主的創新技術,除了使每部巴士每年可減少50,000L及減少128,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外,配合都市交通距離,換一次電可行駛150公里,3年內聯盟成員更投入103億新台幣的資金,讓換電式電動巴士售價降至700萬台幣,接近於現行柴油巴士,換電站服務範圍將達到500平方公里,涵蓋整個北北基。於記者會上張聖時說明:目前正覓地興建針對電池交換系統電動巴士專用的換電服務站,以滿足上路行駛的需求,預計將在南港、汐止一帶,但因巴士電池容量大、續航力強,位置將不影響便利性。同時,預計於今年七月動工,以趕上九月巴士正式營運的時程。

近來立凱電能在全球車用鋰電池的高市佔率、獨特的產品技術以及價廉物美的公共電動運輸系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目。今年年初1月4日環保署長沈世宏親自帶隊參訪該公司,並表示他的到訪是希望嘉許並鼓勵台灣的創新企業,能夠為台灣的節能減碳加緊腳步。沈世宏率領環保署同仁參訪了該公司的電動巴士公共運輸系統,沈署長尤其關切該公司透過創新研發與商業模式,將如何為台灣各大城市帶來價廉物美的綠能運輸系統。

高效能換電技術 啟動零排放環保革命

立凱電能執行長張聖時同時指出,公司主要的經營強項是在長效的鋰電池系統,在汽車製造與車身打造的部分,將會尋求與國內業者通力合作完成。針對目前客運業者營運情況,該公司電動巴士的設計有市區巴士和高速巴士兩種,市區採用低底盤電動巴士低速運行,時速最高可達70公里;另一款以行駛高速公路為主的高速高底盤巴士,最高時速可達90公里。立凱集團並自行設計及投資充換電基礎設施 (EdenWay),以確保電池使用過程中的循環壽命及安全。目前換電設備將與各巴士總站合作,未來不排除與國內各加油站結盟、創造電動巴士可隨時隨處換電的市場利基,預估在三年內帶動至少540台的電動巴士上路營運,為民眾帶來零排放的美好生活。

C TO C搖籃到搖籃的綠色經濟(Cradle to Cradle)

身為全球磷酸鋰鐵正極材料第一大供應商、立凱電實踐C to C (從搖籃到搖籃)的環保主張, 在電池維護、保養到最後回收都由立凱電負責,可達到「零廢棄,全回收」的資源循環。結合搖籃到搖籃的綠色經濟(Cradle to Cradle)概念,立凱電從巴士的材質、設計乃至電池交換營運系統的構思,在設計之際,即效法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再利用。而電池統一管理的好處就是讓電池的每一度電都能展現出最好的效能,因此立凱電將保養與檢修等細節做的非常完善,讓每一顆電池在效能降低時,都能轉做為風力、水力、太陽能等儲電系統,立凱電的所有產品都可達到零廢棄,全回收的資源循環。

關於立凱電能

立凱電能集團成立於西元2005年,是全球最大磷酸鐵鋰材料供應商,客戶遍及中國、日、韓及歐美國家;已申請的專利高達上百篇,具有高技術含量、高性價比、完整全球專利佈局的優勢,股東成員包括潤泰集團、QVT基金以及KPCB等在內著名的投資團隊,提供立凱電有力的支持與業務拓展的協助。旗下分為兩大事業體:台灣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唯一專注於生產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的企業,專注於動力鋰電池材料;另一個事業體則是台灣立凱綠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電動巴士的研發與生產為主業,是少數台灣自主性強的巴士整車廠。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7 英吋 產業資訊

 

上海商銀全年獲利上看百億

上海商銀今天表示,今年前7月自結稅前獲利達60.4億元,前7月EPS(每股盈餘)為2.39元。上海商銀今年前7月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外界看好,上海商銀今年有賺100億元的實力。

上海商銀被視為業界模範生,到今年6月底,該行備抵呆帳覆蓋率達全國第一,到7月底,備抵呆帳覆蓋率更高達641.2%,逾放比則僅有0.24%。上海銀行表示,由於該行營運良好,已連續5年獲金管會核准開設12家新分行,也創下近年分行新增,業界最多的紀錄。

【2011/08/15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上海商銀全年獲利上看百億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6527855.shtml#ixzz1VGjOWJTw
Power By udn.com

上海商銀是國內老牌銀行,在未上市股票投資者眼中是當穩固的未上市股票投資標的,筆者在金融風暴中叫很多朋友買進,因為做上海商銀的股東,比做上海商銀的存戶還要來的好,因為上海商銀每年的殖利率約在10-15%,比起1%不到的利率來看真是好太多,如果以當時26元買進,這兩年現增加配股獲利至少2倍以上,但現在的上海商銀股價接近40來看,筆者認為過高,以現在國泰世華商銀的股價37元,我覺得現在去買國泰世華吧!!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7 英吋 精選未上市新聞

 

TPK宸鴻(3673)正式入主達虹

TPK宸鴻(3673)正式入主達虹(8056),昨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友達全面退出董事會,而宸鴻取得3席董事,其中宸鴻總座孫大明接任達虹董事長,公司也將更名為「達鴻先進科技」。達鴻新任董座孫大明指出,第3季正值新產品送樣期,營運表現會往下,第4季將反彈,有鑑於近期市況波動,公司上市計畫將延後。
宸鴻入股達虹案在今年7月初正式完成交易,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進行董監改選,宸鴻獲得9席中的3席董事,友達集團退出董事會。而在股東臨時會結束之後,達鴻緊接召開董事會,順利選出由孫大明、劉詩亮、劉世明出任3席董事代表,同時,並且由孫大明接任董座,而公司也決定更名,由「達虹」改為「達鴻」。其他經營團隊全數留任,不過為了強化客戶導向,決定拔擢前業務副總莊鋒裕擔任總座,至於前總座袁鈞賢則轉任營運長加強公司營運管理。
對於公司未來的營運方向,孫大明指出,達鴻會定位在專業觸控感應玻璃廠,特別是公司所推出的OGS單片玻璃解決方案已經開始供貨給手機客戶,市場反應不錯,第3季還有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送樣給客戶認證,預計在年底量產出貨。
達鴻原先計畫在今年第4季送件申請上市,孫大明表示,近期全球經濟波動程度大,公司不急於上市,因此送件計畫確定延後。
至於規劃中的台中4.5代廠,孫大明指出,上周已經完成上樑,預計在明年第1季完成建廠,並且開始投產,目標在明年上半年會逐步拉滿10萬片的月產能。

看完昨天華視新聞雜誌後對宸鴻TPK又多一番的認識,世界25%的市佔率,又主攻APPLE訂單,就像公司說的"有技術有產能就不怕",我想宸鴻TPK還是會繼續在觸控面板繼續稱霸,也希望帶動台灣更多產業,也希望坤輝科技能沾沾光

未上市股票 的標籤: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7 英吋 產業資訊

 

TPK宸鴻(3673)正式入主達虹

TPK宸鴻(3673)正式入主達虹(8056),昨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友達全面退出董事會,而宸鴻取得3席董事,其中宸鴻總座孫大明接任達虹董事長,公司也將更名為「達鴻先進科技」。達鴻新任董座孫大明指出,第3季正值新產品送樣期,營運表現會往下,第4季將反彈,有鑑於近期市況波動,公司上市計畫將延後。
宸鴻入股達虹案在今年7月初正式完成交易,昨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進行董監改選,宸鴻獲得9席中的3席董事,友達集團退出董事會。而在股東臨時會結束之後,達鴻緊接召開董事會,順利選出由孫大明、劉詩亮、劉世明出任3席董事代表,同時,並且由孫大明接任董座,而公司也決定更名,由「達虹」改為「達鴻」。其他經營團隊全數留任,不過為了強化客戶導向,決定拔擢前業務副總莊鋒裕擔任總座,至於前總座袁鈞賢則轉任營運長加強公司營運管理。
對於公司未來的營運方向,孫大明指出,達鴻會定位在專業觸控感應玻璃廠,特別是公司所推出的OGS單片玻璃解決方案已經開始供貨給手機客戶,市場反應不錯,第3季還有平板電腦等新產品送樣給客戶認證,預計在年底量產出貨。
達鴻原先計畫在今年第4季送件申請上市,孫大明表示,近期全球經濟波動程度大,公司不急於上市,因此送件計畫確定延後。
至於規劃中的台中4.5代廠,孫大明指出,上周已經完成上樑,預計在明年第1季完成建廠,並且開始投產,目標在明年上半年會逐步拉滿10萬片的月產能。

看完昨天華視新聞雜誌後對宸鴻TPK又多一番的認識,世界25%的市佔率,又主攻APPLE訂單,就像公司說的"有技術有產能就不怕",我想宸鴻TPK還是會繼續在觸控面板繼續稱霸,也希望帶動台灣更多產業,也希望坤輝科技能沾沾光

未上市股票 的標籤: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8/17 英吋 產業訊息